今天,俄乌战场,又一场诡异惊变

作者:史客郎

很长时间没聊俄乌战场了。

今天,在这个战场上,发生了一件非常诡异的事!

什么事呢?

看这条新闻: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绍伊古下令,要求俄军从赫尔松附近的第聂伯河西岸撤出。

黑圈里的就是赫尔松市

啥意思?

赫尔松州的首府赫尔松市,可就在第聂伯河西岸啊!

俄军这是要放弃赫尔松市啊!

大家都知道,今年9月底,俄罗斯刚搞了个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扎波罗热、赫尔松四地公投入俄,结果才热乎了一个多月,其中一个州的首府居然要放弃了!

看到这里,你会不会觉得:对乌克兰人,这是一个大胜利啊?

我们这边网上,今天也有不少人在传:大毛撑不住了!赫尔松都要放弃了!

真是这样吗?

不见得。

看看乌克兰人的反应,就明白了。

他们的样子,一点都没欣喜若狂的样子,反而露出一种很奇怪的情绪。

像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,这人的身份之前我们公号介绍过多次:他其实是白俄罗斯人,著名公知,搞事搞得太猛,白俄罗斯那边要办他,他吓得赶紧溜到乌克兰,在乌克兰混了这个一个官位。

但千万别小看他。

他背景很深,虽说他明面上的官位,是泽连斯基的办公室主任的顾问。

好像极为偏门。

其实就连泽连斯基,对他也没任何办法。

路透社就问波多利亚克了:你们这次大胜了,拿下一个州的首府了,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进去啊?

波多利亚克一脸不开心的样子:在赫尔松市内,还留着部分俄罗斯军队,他们还正集结更多的兵力,现在进入赫尔松撤退,还为时太早。

乌克兰国防部长顾问尤里·萨克也没欢呼胜利,西方媒体采访他时,他是这么说的:现在我们不急着进赫尔松。

这人也千万别小看。

和波多利亚克一样,别真以为他是“顾问”。

乌克兰这国家,早就被渗透得像个筛子一样,这种挂顾问头衔的,很多其实是太上皇。

和他们一起,还有一大堆乌克兰官员,今天也纷纷说:这事没啥值得高兴的。

甚至还有人说:俄罗斯关于从赫尔松撤军的言论,千万不能信!

看到这里,是不是觉得很奇怪?

之前乌克兰方面,只要取得一点点的胜利,可是拼命地大吹特吹啊。

这次俄罗斯人都宣布要放弃一个州首府了,虽说是俄罗斯人主动宣布,却显然也是迫于乌军的兵威,将会是前所未有的大捷啊。

什么时候,乌克兰人变得这么谦虚了呢?

这背后有原因。

我们一层层来分析。

先来看第一层:俄罗斯人是怎么宣布放弃赫尔松的。

网上有视频传出。

先是上任不久的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苏罗维金坐在一张大地图前,手拿着小木棍,向俄罗斯国防部张绍伊古汇报战况。

他先是这么说:在全面评估现有情况后,建议沿第聂伯河左岸组织防御。

啥意思上面说过,就是放弃赫尔松市。

比较委婉。

总不能当着镜头说:我们放弃掉一个州的首府城市吧!

然后他说原因:乌克兰武装部队会继续炮击卡霍夫卡水库大坝,要是大坝被打垮,可能会引发一场大洪水。

然后他说:这场洪水,导致俄军“陷于孤立”。

啥意思呢?

也比较委婉,其实就是大坝要是被打掉,现在还在第聂伯河西岸的数万俄军,就算不立即遇到洪水,遭到灭顶之灾,也可能因为被洪水围困,被乌克兰人一点点地吃掉。

总之就是:现在俄军非常危险!

事实上,苏罗维金也不是第一天说要撤出赫尔松了,他刚一上任,就天天在叫了。

绍伊古呢,从视频来看,他神情很严肃,紧皱着眉头。

毕竟是要放弃一个州的首府啊!

但在听完汇报后,他就立即下令了:组织部队战略转移,并采取一切措施以保障相关人员、武器和装备向第聂伯河左岸转移。

说到这里,就得介绍一下卡霍夫卡水库了。

这个水库很不得了:它总库容为1820亿立方米,排名世界第二。

对比一下,就知道它的规模有多大了:三峡水库的总库容是393亿立方米,这个水库的库容有它快5倍的样子。

想想看,这个水库要是真被乌军给炸开了,会怎么样?

简直就是数百里泽国嘛!

这种好事,乌克兰人会放过吗?

显然不会啊!

所以这段时间,他们不断地从各个方向,用远程炮火,来打这个水库大坝。

还是那种放几炮,就立即开车逃走,让俄军找不着的那种。

这座水库是1950年代建的,现在已经快70年了,乌克兰独立之后,也没怎么修,早就各种问题不断了,虽说坝体还算厚,但要是按乌克兰的这种炮击法,迟早有一天,它会垮掉,。洪水就会泻下来。

那俄军就惨了。

说到这里,大家有点明白俄军宣布撤退后,乌克兰人为啥那么不开心了吧?

你辛辛苦苦,布下一个陷阱,结果对方发现了,现在说要走了!

你内心肯定是很失望的。

那么这个陷阱是怎么布下的呢?

非常巧妙。

差不多有这么四步。

第一步是:大约三四个月前,乌克兰那边突然宣布:我也征召百万大军,在赫尔松发起反击!

俄罗斯那边,就很急了。

因为它正在布置着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扎波罗热、赫尔松四地公投入俄的事啊,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的首府在它手中,扎波罗热州的首府扎波罗热市,反正它从来没占过,但赫尔松市,可是扎扎实实在自己手中啊!

这种关键时刻,要是把它丢了,那公投还怎么搞呢?

于是俄罗斯就火速从北部战场,抽调部队,奔赫尔松去了。

抽调去的,是俄军最精锐的部队。

战争刚开始,他们从白俄罗斯直插乌克兰首都基辅,今年4月又从那里撤走,投入到顿巴斯地区,攻克了不少重要城市。

到了赫尔松后,果然稳住了战局。

但这种稳住,其实是跳进了陷阱。

上张地图,大家就明白大致是个什么陷阱了。

赫尔松附近,地势非常平坦。

河道还蜿蜒曲折。

这里有两条大河:一条是布赫河,河口有个比较大的城市,叫尼古拉耶夫,这个城市还掌握在乌克兰人手中;还有一条,就是第聂伯河了,赫尔松市就在这条河的入海口往上一点。

为啥不在河口建城市呢?

因为第聂伯河水量太大了。

河口的位置,非常容易被淹水。早年的赫尔松市,因为当年还没建卡霍夫卡水库,城市都不敢修在河边上,就怕被水淹。

两条大河中间,还有条小河,名字叫因胡列茨河,是第聂伯河的支流。

因胡列茨河的特点,就是弯。

弯弯曲曲地,简直到了你看了都想吐的地步。

上面说过:这附近的地形,是非常平坦的,无遮无拦。

这条河的战略价值就显现出来了:之前乌军挡俄军,近期俄军挡乌军,就都靠着这条河。

前段时间,好几次乌军组织渡河,都被俄军打回去了。

不过,这里的乌军,得打个双引号。

为什么呢?

这就得说起布陷阱的第二步了。

自从俄军这最精锐的几万人投入这个地方后,对面的乌军也立刻变了:他们已经不是开战之初的那支军队了,里面掺杂了很多所谓的“外国雇佣军”,和乌克兰征来的壮丁一起,对俄军展开进攻,有些特别的进攻方向,这种“外国雇佣军”的比例,甚至高达70%。

有这么一种说法:在赫尔松附近,这种“外国雇佣军”的数量,有差不多1.7万人。

再加上乌克兰人动员的部队,数量非常得可观。

据说总兵力有俄军的三倍。

反正就是死死地,把俄军这几万人,给拖在赫尔松附近了。

到了这时候,第三步就来了。

对面的“乌军”手中,突然多了很多的远程火炮,最著名的,就是美军的“海马斯”火箭炮。它最大的作用,就是拼命地炸安东诺夫斯基大桥。

这座大桥苏联时建的,横跨第聂伯河。

照道理说呢,这种大桥挨炸时间长了,就得断。

但在这里,出了点小问题:苏联人造的桥,虽说是几十年前的,但质量实在太好,每次火箭弹炸下去,总是只能打穿一个洞,俄罗斯人用速干水泥抹一抹,就又能用了。

俄罗斯人都进陷阱了,乌克兰人那边,只能硬着头皮炸嘛!

但炸着炸着,俄罗斯人肯定起疑心了。

所以,在这四个州公投一结束,才过了一两个星期,俄罗斯在赫尔松那边,就有动作了。

比如说,差不多20多天前,就有视频显示:俄罗斯人就动员当地大批市民撤走。

当地人在纷纷搬家,什么家具啦,什么家用电器啦,都捆捆扎扎,堆积如山地,往第聂伯河左岸方向撤走。

很多地方的重要设施,也被俄军炸了。

更绝的事:俄军还把当地人的各种游艇,统统都凿穿,沉河底了。

对这些动作,当时俄罗斯人是这么说的:在这地方,我们准备和乌军血战一场,你们留着,容易伤及无辜,还是撤走比较好。

俄军这种说法,连和俄罗斯关系不错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都信了。

前两天,他还在公开讲话中说:在赫尔松,将可能发生一场大战,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差不多!武契奇还说:这场战事,可能非常激烈,双方会有数千辆坦克、装甲车投入!

现在俄罗斯人撤军的消息传出,他可能会有点发懵。

乌克兰那边,显然意识到:俄罗斯人可能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计划。

于是就进入布陷阱的第四步:乌克兰人不再伪装,直接就开始炸卡霍夫卡水库的大坝。

现在炸大坝,虽然也能起到水淹七军的作用,但从效果来说,还不是最好的时候。

什么才是最好的时候呢?

要是往年,得到今年11月下旬,到时候第聂伯河水一半结冰,一半没结冰,冰和水掺在一起,形成凌汛,淹没的范围会更大,大块的冰还能挡住俄罗斯船来救援。

感受一下第聂伯河两岸的平坦

如果按照计划实施,俄罗斯这数万精锐要是被水没了,它的处境会很麻烦。

说不定真要被乌克兰人赶回边境线去了。

结果呢,也是人算不如天算,一是俄罗斯人已经警觉了,二是欧洲今年暖冬,天气老是不怎么冷,弄得这计划不怎么赶上趟。

但到了这地步,乌克兰人也没办法,只能退而求其次,先把大坝炸了,把俄军淹了再说。

结果还是那问题:苏联当年修水库,修得还是太皮实了一点,很难炸开。

又是一个人算不如天算!

结果万没想到:那边美国中期选举投票刚结束,整个局面差不多定下来了,俄罗斯这边也不怕拜登拿这事说嘴,宣扬胜利,手脚非常麻利地,宣布从赫尔松撤军了。

这个布了好几个月的大陷阱,就此失效!

再来说说俄罗斯这次撤军,会带来什么影响。

简单来说,就是三点:

第一点是:俄军撤到东岸后,不管是那几倍的乌克兰军队,还是那些所谓的“外国雇佣军”,都很难再有用武之地。

因为第聂伯河宽啊。

而且更绝的是:俄军放弃了赫尔松城之后,乌克兰军队还面临着一个进城还是不进城的选择,要是进城吧?人数太少,俄罗斯人说不定坐着船,什么时候渡河摸进来,把他们做掉。

要是人数多吧。

那更麻烦,水库大坝被他们炸得,已经裂开了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决口了。到时候被“水淹七军”的,恐怕反而是他们。

说到这里,有人可能要问:俄军在东岸,不也得部署一下,防止乌克兰人进攻吗?

这就是赫尔松这地方的奇特之处了:它的对面,是一大片沙漠!

你没看错!

确实是沙漠。

再把上面的图上一边。

别以为在这世界上,只有干旱地区才有沙漠,当地降水量不少,还在大河边上,却也有个沙漠。因为土壤是沙质的,所以赫尔松产的西瓜,比较好吃,在乌克兰是很有名的。

所以,俄军撤到东岸后,根本不怕水淹!

乌军反而很尴尬。

第二点是:既然靠着大河,俄军也不用这么多部队防着了,可以把很多部队抽走,放到其他战场上去。

这里得说一下赫尔松这地方的战略地位了。

再上张地图。

上面的黑圈,是苏德战争时,现在的俄乌战场,发生过重大战役的地方。

有的地方,甚至发生了不止一次战役。

像围绕哈尔科夫,苏德之间就发生三次大战,最后只好称它们为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、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、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。

像围绕克里米亚半岛,双方也大战了好几次。

顿巴斯地区呢,发生了两次大会战。

连边上的扎波罗热、甚至不是首府的梅利托波尔,都发生过重大战役,就赫尔松没发生过。

为啥呢?

赫尔松这地方,地形实在太平,周围又是各种河道弯弯绕绕的,实在太不利于大部队行军打仗不说,因为这个地方的公路太过糟糕,往前线运点弹药物资什么的,还特别困难。

当年苏联和德国人打仗时,大家为了争夺第聂伯河的登陆点,拼得那真叫一个血流成河啊。

但在赫尔松,就没发生过什么大战事。

当年德国人在这里摆了一个师,当听说苏军一支小部队已经从对面渡过第聂伯河,这个师就接到命令:不要去迎击,赶紧往别的方向撤!

就因为这地方,从军事上来说,实在过于鸡肋。

这也就是为啥乌克兰那边,要引俄罗斯人进陷阱的原因:就算玩砸了,你也打不开大局面嘛!

但这批俄罗斯精锐,要是投入别的战场,那整个战局,恐怕就要发生改变了。

第三点就是:现在轮到乌克兰人尴尬了。

俄军撤到对岸后,这个赫尔松城,乌军到底是进还是不进,那个大坝已经被打成那样了,到底该怎么办?

要是修,乌克兰恐怕已经没这本事了;要是不修,大坝已经裂口了,要是冲下来把周围数百里给淹了,那该怎么办?

大坝还是他们炸的,这谁都知道,他们还吹嘘了很多次!到时候要是出事,淹死很多老百姓了,他们肯定赖不掉!

借用一下红楼梦里的那句话吧!

机关算尽太聪明,反误了卿卿性命!


高考志愿填报 https://www.wphqh.com/

上一篇:
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