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上海楼市的两个消息让人有些惊讶。
一个是,上海二手4月预计成交量在1.7万套,低于3月的1.9万套。
另一个是,媒体炒作上海的二手挂牌量到了天量40万套。(真相是重复统计了挂牌量)
(来源网络)
二手成交成交下降到1.8万附近,挂牌量却猛增到40万附近?
两个消息放在一起,是不是有一种惊悚的感觉。
好像全世界都在说,上海的二手房市场马上就要崩塌了。
为什么40万房屋挂牌量这样的假消息会满天飞呢?
不过是这个消息,戳中了房东的痛点。
最近不少房东想要降价卖房,好像中介也在拼命压价,但就是房子卖不出去。
原来,是挂牌量都到了40万套呀。
从市场观察来看,确实不少小区在降价卖房。
但更让人惊讶的是,现在的楼市有一个很妖的现状:
某些小区的成交价,却悄无声息的涨上来了。
补涨有点妖
不少小区在降价销售,但有的小区却是涨价成交。
其实从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来看。
上海的二手房即使在市场最差时候也是有10%的房子是在涨价的。
最近观察到的,最让人莫名其妙的是那些老牌区域的补涨。
比如说普陀区就是老牌弱区域。
大家都知道的。
普陀区,没啥产业,人口流入也少,好学校好医院似乎也不多,规划也好像看不到什么。
GDP在上海16个区排13位,财政没钱,公共设施建设也薄弱。
一直以来普陀区给人的感觉就是,这里是房价洼地。
二手房价很难有上涨的空间。
数据:第一房产
但是最近普陀长寿路板块的华侨城成交,好像给到普陀人民一丝丝的希望。
华侨城3月份成交了一套小两房,单价突破17万。
这个成交单价,放在整个普陀区估计都算是数一数二的了。
看起来甚至有点恐怖的。
为啥呢?
因为在3年前,同户型的单价不过才10.9万而已。
足足上涨了,涨了60%多。
谁说普陀涨不动呢?华侨城的60%涨幅,就能让很多看不起普陀的人闭嘴。
普陀成交单价居然突破了17万,是不是有点颠覆认知?
10年前的标杆地铁盘华侨城,终于爆发出了实力,给普陀挽回了一丝丝的尊严。
一向不温不火闵行古美板块,最近玫瑰公馆的成交价格突破14万单价。
这个成交价格也足以让人惊讶。
因为这里20年的单价是8.2万,涨幅超过70%。
长宁的古北上城uptown的是同样涨幅也不错。
最新的3月份成交单价达到11.2万。
20年时候这里的单价才有7.6万。涨幅达到47%。
普陀的华侨城、闵行的玫瑰公馆、长宁的上城Uptown涨幅都不错。
你有发现什么共性吗?
共性就是这里都属于补涨的板块小区。
普遍被人诟病普陀、不温不火的古北、慢悠悠的长宁。
豪宅涨的莫名其妙
同样的,最近豪宅的成交价,涨的也是莫名奇妙。
有些小区甚至是爆出,不少惊人的价格。
陆家嘴财富海景06年的房子,最近27W单价卖了一套;
杨浦滨江翡丽甲第,19W的单价成交了一套;
瑞虹新城,直接19W单价卖了一套。
我的天,尽管说豪宅市场是有钱人的游戏,也不至于这样夸张吧。
最让人吃惊的是,还是财富海景花园的27万+单价。
要知道,财富海景花园的成交价基本在16-18万之间。
这套房子的单价足足贵了10万!
这些几千万的房子的单价,为啥能涨那么多?
仔细想想你就能明白,还是因为有钱人能够用更少的成本来撬动更大的资金。
就像之前说的隐性通胀一样,富人总是最先有办法弄到低成本的资金。
普通人都在淄博吃烧烤呢,花着小钱喝着啤酒,好不热闹。
有钱人,不喜欢热闹,唯独对房子情有独钟。
这价格确实让你觉得太妖了。
楼市周期
在挂牌量高企的当下,上面这些让人感觉涨价有点妖的逻辑在哪里呢?
要说清楚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20年到22年底这三年的楼市周期。
我们可以大致把近三年的上海楼市周期分成3部分。
①2020年第一轮启动期。领涨的主要是:浦东、闵行、大宁那些有双XQ的小区。
第一轮基本涨了30-40%。
②2020年12月到21年3月份,第二阶段爆发期,全城开始普涨。
一个鲜明的例子是,徐汇滨江20年3月前都是跌的。12月开始跟上普涨。
③2021.4-2021.7月第三阶段赶顶期。代表区域有:大虹桥、近郊的XQ房、唐镇、森兰、黄浦区豪宅翠湖。
7月份的节点有一些特殊。当时豪宅市场有些混乱。永业公寓到了3000万,老静安才3300万,涨幅一般。苏河湾4000万上下。
赶顶期结束。
这个3年的小周期里面,逻辑链条是什么呢?
领涨到普涨,再到赶顶期,最后到盘整期。
前三个阶段是大家最敏感的时候,看到到处都在上涨。
很容易忽略的就是新一轮的前夜阶段:盘整期。
看不见盘整期,就看不见上面所说的几个补涨的小区和板块。
补涨往往是悄咪咪的,最容易出现在盘整期或启动期的时候。
小结
3年一个小周期,5年一个大周期。
现在的楼市和股市也越来越像了,有点板块轮动的味道。
在当下分化的市场里面,买房确实就是在买城市不同板块的股票。
每个板块也不可能齐头并进。
因为城市的规划落地进步不一,板块定位不同,发展快慢也不尽相同。
涨跌起伏,就藏在楼市的周期里。
领涨的板块,最先被关注,能把握住这些不算什么。
比如,板块强规划强的热点概念板块,标杆品质次新,徐汇、黄浦、浦东。
更厉害的是,用楼市的独立认知去发现补涨的板块和小区。
其实,补涨的幅度,不一定比领涨的幅度小的。
比如,同样是XQ,小户型品质学区房,还在涨。
大宁慧芝湖三期,小户型悄悄涨到了近14万了,还是低区。2019年底行情起步,从8万多爬上来,到现在也60%了。
再比如,一向被人诟病的西藏北路板块,最近万科翡翠雅宾利,因为品质好,价格也是补涨上来。
在启动前期和盘整期,大家情绪低落的时候,补涨的小区,总是会悄咪咪地涨起来。
现在的盘整和启动期,正是发现这些补涨板块的好机会
如果你发现了哪些有机会的楼盘和板块,也欢迎评论区一起交流。
思维的碰撞,可能发现新的机会。你说呢?